“铜陵白姜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如林

一脉相传 一“姜”深情

——记“铜陵白姜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如林

 

作者:陈建平

    扼九华、望黄山、临皖江、依铜都,“小上海”,坐镇风水宝地。立千年、驻水师、招盐商、现繁华、三街十三巷,历经岁月洗礼。大通,这座千年古镇,在鹊江温柔的怀抱之中,悄然繁衍着它的徽风古韵,水乡柔情。历史给了大通千年的积淀,如同和悦洲上的老泡桐,用它的年轮记载着岁月的阴晴圆缺,守护着大通人代代相传的民俗民风。

    走在大通的街头巷尾,走进大通的百姓人家,总有一阵特殊的清香,让人唇齿生津,百闻不厌。寻着香味,便见着那厨头桌角上,总有些瓶瓶罐罐。迫不及待的揭开盖来,那一阵阵浓郁的姜香,霎时之间,已经渗入心脾。没错,这就是铜陵白姜。

  铜陵白姜系铜陵“八宝”之一。铜陵白姜以“块大皮薄,汁多渣少,肉质脆嫩,香味浓郁”等特色而久负盛名。铜陵人喜食生姜,并视生姜为良药,铜陵有民谣:“一片生姜,胜过丹方”、“一杯姜汤,老少健康”。 铜陵产姜的历史悠久,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。在北宋年代,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姜产区,并被列入朝廷贡品。据嘉靖〈铜陵县志〉记载,明代铜陵生姜已成为“热门”特产。“邑产姜、蒜、苎麻、丹皮之类,近亦间有贩贾者,但远人市贩者居多。”(清.赵锦风〈俗篇.新城记〉)。清顺治13年(1656年),〈铜陵县志.物产〉记载,当时姜的产量“每岁不下十万担”。铜陵白姜的闻名于世,得益于它特殊的水土环境,和勤劳智慧的制姜人,代代相传。

  沿着雕塑林立气象万千的铜都大道,环着连绵迭起云卷雾绕的大铜官山。我们来到大通古镇的一个小村庄,金华村。它坐落在巍峨铜官山的南麓。山脚之下安静祥和的金华村走出了一个大学生,迎回了一个制姜人。他就是金如林。1981年9月28日,金如林出生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金华村,中共党员,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理事,安徽省青联委员。这个看起来有些清瘦,戴着眼睛,还有些书卷气息的年轻人,便是“铜陵白姜”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    十年寒窗,他走出山村,探索求知。多少思乡夜,魂牵梦绕的是那伴着孩提时光的阵阵姜香。学成归来,他回到了哺育他的这片青山秀水,成为了一名质朴的制姜人。金如林的父母皆是腌制生姜的行家,从小深受生姜美食文化熏陶的他,在常年的学习和努力下,熟练掌握了这门传统技艺。传统的制姜工艺精密复杂,从清洗,腌制,晾晒,到最后的成品,一共十余个步骤,年轻的金如林都了如指掌,驾轻就熟 。然而,接受着老一辈制姜人口传身教的他,并没有仅仅止步于沿袭传统。他充分利用起多年学习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,结合传统的制姜工艺,在继承传统生姜加工制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配制,不断开拓出新工艺,新口味,新产品。

  年轻的金如林不仅仅在制姜工艺等方面开拓创新,更为了传扬姜文化,发展家乡经济而身体力行。大学毕业后的他,于2006年成立了铜陵市佘家贡姜厂,注册了商标“佘家贡”,把佘家贡姜作为一种高档、休闲食品推向市场。他看着初具规模的生产线,回味着白姜清甜微辣的爽脆,向往着姜文化未来的名播远扬,不禁为这簇簇白姜赋诗一首:“知己相逢喜上颜,谈古论今笑声喧,贡姜一碟待宾朋,品上三片不羡仙。”在他的潜心探索之下,现如今已经开发出五大系列二十多个生姜品种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资源,利用好资源,传承好资源,他一举成立了铜陵市佘家大院生姜专业合作社,为今后生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扎实的原料保证,也维护了姜农的切身利益。

  金如林这个看似初出茅庐的大学生,已然成为了制姜产业的领头人,凭借着对姜文化,姜产业的一腔热情,还有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,不断探求着致富发展之路的金如林,2005年荣获铜陵市农村致富带头人,2006年获郊区创业之星,2008年获省农民创业带头人,2008年被选为市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,同年被选为市共青团候补委员,2009年被选为省青联委员,同年荣获铜陵市十大优秀青年。

    晶莹白润的小小姜片,饱含着多少游子思乡的情怀。沁入心脾的阵阵甘香,萦绕在多少铜陵人午夜梦回的孩提时光。金如林,从一个伴着姜香长大的孩子,到一个探索求知的莘莘学子,再回归这小小山村成为生姜产业的传承者,领头者,探索者。他是勤劳制姜人的儿子,带领着金华村的制姜人,承载了大通古镇的千年积淀,让铜陵白姜香洒中华,名播四海。


发布时间:2013-03-15 00:00

 铜陵市文化馆

 

地址:铜陵市翠湖五路与西湖大道交叉路口(新馆)

   铜陵市义安南路19号(老馆)

电话:0562-2861846

传真:0562-2861846

联系人:祖小涵    赵慧

邮箱:tlswhg@163.com

邮编:244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