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竹马灯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牧怀柱

锣鼓喧九天 竹马走江南 

——记“竹马灯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牧怀柱

作者:陈建平

    一声唢呐如骏马长鸣,撕开了长江之上那一片夕阳染江红。一阵锣鼓如惊天之雷,撼动了江南大地之间那一方水土育金黄。那红脸关公,刚正不阿,脚踏高头大红马,迎风而上。八匹骏马,踏蹄飞驰,声如雷震。云彩招摇,如现九天之上,彩伞翻飞,二辆车轿飞奔直上,威武旗招展迎敌……这长江之滨的一片欢腾正是“竹马灯”这一特殊的传统民俗表演。

“竹马灯”这一悠久神秘的民俗文化表演分布于沿江江南一带,在铜陵地区主要分布在钟鸣镇及周边县市。钟鸣镇“竹马灯”最主要的组织制作演出地在该镇牡东村白牡岭自然村。相传明末清初,在这个小村庄的西南方有一山岗,月夜风鸣可闻马铃声响。随后又有村者发现一红脸大汉,经村中掌门先生及组长们商议,遂得说或许是关公“关帝老爷”现身,遂要玩灯纪念,于是决定请工匠师傅用竹篾扎成竹马,并请一人化妆成关公为“活菩萨”,四处游玩,接受人们烧香、朝拜、许愿。“竹马灯”的表演主要以三国演义关公解皇嫂一段故事为基本内容,通过民间加工,配以民间乐器道具,形成集布阵、穿花、跑马等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。“竹马灯”表演之时,备有八匹马、八对云、高照一对、虎头牌两对、彩伞若干、车轿二辆、关公大红马、周仓、关平、加万民伞一顶,威武旗若干组成,马匹都由篾扎纸糊彩绘而成。演出人员脸上妆,身穿戏服,头戴头盔,手执马鞭,脚穿朝靴,玩灯时配锣鼓、唢呐等民间乐器,并有专门的打击吹奏乐曲。可以说“竹马灯”是集故事情节、民间美术、民间音乐、民间舞蹈、民间手工艺、民俗信仰为一体的民俗表演。

  一片喧腾之后,人烟散去,唯见一位老叟仔细而忙碌的身影。他就是牧怀柱。1982年牧老为组织恢复“竹马灯”传承人之一,1997年成为自然村“竹马灯”主要管理者,2004年被镇政府任命为村级老龄协会会长。这位年迈的老支书为“竹马灯”的恢复与传承,倾尽心血。他所在的牡东村灯会历史久远,上可追溯到南宋年间,世代相传,长盛不衰,每逢国势昌盛,政通人和,风调雨顺之年,就自行组织,祈福新年。然而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并没有平顺的传承之路。也正应为经历坎坷而越发凸显它的弥足珍贵。文革期间,“竹马灯”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,一度被封。从七岁就开始参加“竹马灯”表演的牧怀柱老人看着伴着自己成长的道具被损毁痛心疾首。

82年文革之后,“竹马灯”在牧老父亲牧生荣的主持下逐渐恢复。由于相关原物已经无存,牧怀柱和其他“竹马灯”的参与人员一起重新回忆、设计、制作,使这一民俗活动重见天日,得以世代传承。“竹马灯”还有一段古老而神秘的开光和退光的咒语,这段神秘的咒语是家族世代单传,从此,牧怀柱成为“竹马灯”活动的唯一传承人。

这位一生务农的老人,朴实的守护着“竹马灯”古老的秘密。在时代脚步的飞速前行之下,老人也深知仅仅去守护,并不是对“竹马灯”的未来最好的发展。从1982年的逐渐完善表演器材和丰富内容,牧怀柱老人整理编制出整套具有一定系统完整的“竹马灯”活动流程。2005年,在他的倡议下,该自然村建立了铜陵首家农民文体活动中心。每天自费坚持岗位,负责管理该中心工作。2006年他积极配合当地文化部门,将“竹马灯”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让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,得到系统的保护。

然而牧老却依旧为“竹马灯”常锁愁眉。由于“竹马灯”的制作工艺家庭秘传,表演艺术由长老口传身教。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追逐潮流,不愿意传习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。执着的牧老依旧在“竹马灯”传扬和发展的一线不懈努力着。开设培训班,培训“竹马灯”的传承队伍,让这门神秘的古老艺术的种子,播种在江南大地,在牧老的精心呵护下,根系扎实,枝繁叶茂。

    长江之水滚滚而越千里,锣鼓齐鸣轰轰而震人心,白发老叟呕心沥血,只为绵绵“竹马”情。牧怀柱这个名字,已经深深的刻在了“竹马灯”承袭的历史之上,“竹马灯”也会在无数奠基人的努力之下,走绿江南岸,推起千层浪。



发布时间:2013-03-15 00:00

 铜陵市文化馆

 

地址:铜陵市翠湖五路与西湖大道交叉路口(新馆)

   铜陵市义安南路19号(老馆)

电话:0562-2861846

传真:0562-2861846

联系人:祖小涵    赵慧

邮箱:tlswhg@163.com

邮编:244000